许家恒:从散打冠军到金牌教练 在新岗位上续写担当

今年的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分为重庆和漯河两个赛区,漯河赛区主要是男子8个级别的比赛,于8月24日至28日举行,共有来自全国的36支代表队、224名运动员参赛,可以说是继十四运会之后,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内散打顶级赛事。“去年的全运会之后,咱们陕西省武术散打队进入新老交替的全新周期,虽然谈不上青黄不接,但年轻队员的成长确实需要时间和磨炼。薛一龙今年27岁,算是队里大赛经验相对丰富的中坚力量,也曾经在全国锦标赛上获得80公斤级的银牌,这次比赛,无论是升级参赛的他,还是我们教练组,其实压力都不小。”许家恒所说的“压力”,主要来自陕西省武术散打队保持的一项光荣传统——每年都出冠军。“无论是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还是全运会的比赛,咱们的队员每年都会拿到金牌,所以,今年我们也很想把这样的纪录保持下去。”许家恒解释道。

要保持光荣传统,就要加倍付出努力。备战期间,许家恒和教练组的同事们,一起为队员们制定了周密的训练机会,此外,针对可能遇到的每个对手,也进行了大量分析和富有针对性地备战。赛场上,14名出征漯河的选手都把平时训练的东西展现了出来,尤其是具备了夺冠实力的薛一龙,他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并在最后一个比赛日上演的男子90公斤级决赛中,以大比分2:0力克实力不俗的湖南队选手,站上了全国冠军的领奖台。“看到队员夺冠,我心情非常激动,比自己当年夺冠还要高兴!”在许家恒看来,薛一龙的夺冠,实属不易,这枚金牌也对全队上下的巨大鼓舞。事实上,在今年7月份重庆赛区的比赛中,陕西队的9名参赛队员中,有5人拿到了下半年全国冠军赛的入场券,而这次在漯河,同样有5名队员成功入围全国冠军赛,他们是薛一龙、范高飞、赵乐乐、谷亢和孟凡宇。

34岁的金牌教练,心怀梦想有担当

1988出生的许家恒年纪不算大,经历却很丰富。10岁开始习武的他在15岁那年,被时任陕西省散打队主教练的张根学选入了省队,“当时从老家江苏沛县来到西安,心里并不忐忑,因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恩师和师兄弟们也对我很好,我很自然地把陕西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苦练三年之后,18岁的许家恒便开始在赛场上崭露头角了,全国锦标赛、北京首届武搏运动会上,他都夺得了冠军,为三秦父老赢得了荣誉。

属于许家恒的“高光时刻”,出现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男子90公斤的决赛中,面对四川名将尤雄,带伤出战的许家恒开赛仅2秒,就凭借“决杀技”高鞭腿KO了对手,勇夺全运金牌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散打全运会历史最快 KO 纪录。“在我20年的运动员生涯里,一共获得过九次全国冠军、一次亚洲冠军和两次世界冠军,而十三运会上的那枚全运会金牌,则让我圆了成为‘金牌大满贯’选手的儿时梦想。”

2020年11月,在“再战江湖”和“拿起教鞭”之间抉择了很久的许家恒,最终选择了后者,并成为了陕西省散打队的一名执行教练,“我非常希望能继续为陕西体育、陕西武术做贡献,对我来说,全新的梦想就是能以教练的身份培养出金牌选手!”有梦就去追,善于学习的许家恒开始一边执教,一边虚心求教、恶补理论知识、钻研最先进的训练方法。“去年带领队员们备战‘家门口的全运会’,对我的提升有很大帮助,除了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基本理念外,科学的训练计划、差异化的训练安排和大赛前的心理疏导都不可或缺,眼看着队员们的临战状态越来越好,我执教起来也更有信心了。”最终,在十四运会决赛中,许家恒带领的陕西男队获得了武术散打男子团体第五名的佳绩,实现了男团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十四运之后,许家恒不但通过竞聘成为了国家散打队的教练,还在去年11月被任命为陕西省散打队主教练。

早已在西安安家落户的许家恒经常对朋友们说:“陕西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能做的,唯有感恩和回报。”如今,完成了“从散打冠军到金牌教练”身份转换的他,依旧敬业爱岗,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表示:“人生和竞技体育都有着‘不进则退’的特点,为陕西培养出更多冠军选手,是我接下来要为之努力的、奋斗的目标。”(图文|靳鹏 编辑|武双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