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赛季无球可打的10大球员一览

而三十六岁的帕蒂·米尔斯,更是令人扼腕。这位来自马刺体系下的神射手,上赛季在老鹰队依旧保持了38%的三分命中率,但他先天不足的防守,让那些渴望在季后赛更进一步的球队望而却步。

中生代的迷茫与隐忧

三十四岁的特里斯坦·汤普森(TT),在经历了骑士2.0时期的短暂爆发后,又迅速归于沉寂。他十三年的职业生涯后期,篮板效率的下滑以及进攻端手段的匮乏,让他逐渐被边缘化。

同龄的科里·约瑟夫,作为传统控球后卫的代表,在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以稳健著称。然而,他终究未能抵挡住如今联盟“双能卫”盛行的潮流。上赛季在勇士队,他的上场时间已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

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年仅二十九岁的本·西蒙斯。这位曾荣膺2018年最佳新秀、三次入选全明星的球员,却因长期饱受背伤和心理问题的困扰,连续三个赛季无缘赛场。2025年,篮网队买断了他剩余的合同,尽管他信誓旦旦地表示“百分百恢复”,但依旧没有球队愿意冒险签下他。一位76人随队记者曾透露:“他的投篮缺陷在当今联盟被无限放大,他的防守价值已不足以弥补他在进攻端的‘黑洞’效应。”

天赋未能兑现的遗憾

二十八岁的马利克·比斯利,本应是典型的“3D球员”,生涯三分命中率高达38.1%。然而,糟糕的防守态度和场外的一些负面新闻,让他屡遭球队弃用。2024年,爵士队将其交易至雄鹿后,他在雄鹿更衣室与教练组的矛盾被曝光,最终黯然离开了联盟。

而年仅二十七岁的马克尔·富尔茨,则是近年最令人扼腕叹息的状元秀。他八年的NBA生涯,几乎被神经性胸廓出口综合征所折磨。魔术队队医在去年评估其“运动能力存在永久性损伤”,这位曾经单场砍下三双的天才控卫,如今重返赛场的希望渺茫。

时代更迭的牺牲品

这些球员的困境,深刻地折射出NBA战术演进的残酷现实:

空间至上:塔克、吉布森等传统内线球员,如果无法在外线拉开空间,便难以适应现代篮球的战术体系,最终被淘汰。

位置模糊化:像约瑟夫这样的纯控卫,面对那些既能组织又能得分的“双能卫”,其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

健康是基石:西蒙斯和富尔茨的例子警示我们,天赋固然重要,但能否保持健康,拥有良好的耐伤病能力,同样是职业生涯能否成功的关键。

技能包的拓展:比斯利等单一功能型球员,如果不能有效拓展自己的技能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联盟中,很难获得长久的立足之地。

然而,NBA历史上并非没有“高龄复出”的传奇。2023年,35岁的伊戈达拉在退役半年后重返勇士,并随队再夺总冠军;2025年,39岁的哈斯勒姆依然以更衣室领袖的身份与热火队签约。

对于文中提及的这些老将,转战教练组、管理层,或是前往海外联赛继续自己的篮球生涯,依然是可行的选择。正如资深球探凯文·奥康纳所言:“当一代球员谢幕时,我们铭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数据,更是他们定义比赛、改变比赛的方式。”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某支志在争冠的球队,急需一位经验丰富的更衣室领袖,或者某个特定战术环节的关键拼图时,这份名单中的名字,还有机会再次短暂地回到聚光灯下,书写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