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创历史!继张家朗、江旻憓之后又一名运动员登顶世界第一,击剑运动如何成为新晋升学密码?

就在这个月,中国香港27岁的蔡俊彦在香港击剑界掀起了新的波澜。2025年世界击剑锦标赛上,他以15:9的比分击败俄罗斯劲敌保洛达卓夫,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香港击剑队历史上第一枚世锦赛金牌。

他的世界排名也飙升至第一,成为继张家朗之后第二位同时拥有“世冠”与“世一”头衔的香港运动员。蔡俊彦的夺冠不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香港全人教育下击剑运动崛起的缩影。

近年来香港击剑运动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传统名校如喇沙、拔萃、皇仁等陆续创立击剑校队,成为培养第一代击剑运动员的摇篮。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江旻憓在女子重剑个人赛中夺冠,张家朗卫冕男子花剑金牌,进一步激发了港人对击剑的热情。如今,全港学剑人数保守估计已达数万,涵盖幼儿至成人,学习阶段从过去的中学提前到小学甚至幼儿园。

蔡俊彦的成功离不开香港全人教育体系的支持。这位出身香港大学会计系的斜杠青年,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业余爱好者到职业运动员的蜕变。香港的教育体系自中小学起便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艺优先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早期就能发现兴趣方向。

例如,江旻憓小学就读于英基沙田学院,中学期间通过IB课程取得41分的高分(满分45分),成功考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国际关系。本科毕业后,她又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深造,如今已是法律博士候选人。

展开全文

张家朗的成长路径更具代表性,他所在的学校不仅开设击剑校队,还为精英运动员提供弹性课表,让他能在上午完成核心课程,下午前往香港体育学院训练。中四时退学转为全职运动员后,他通过优秀运动员入学计划免试进入香港浸会大学,攻读体育管理专业。

香港多所名校为体育特长生建立了完整的支持体系。圣保禄学校自1990年代起便与香港击剑总会合作,每周安排专业教练驻校指导,并设立体育奖学金,为代表香港参赛的学生提供学费减免和训练补贴。

林大辉中学不仅拥有标准击剑馆,还与香港体育学院共建精英运动员友好学校网络,学生运动员可享受半天上课、半天训练的定制化课表,并获得每月5000港币的训练津贴。

香港体育学院作为香港精英体育的核心机构,与8所本地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运动员可申请弹性学习计划,四年制本科最长可延至八年完成。对于全职运动员,体院每月发放2万至5万港币的奖学金,并承担全部训练、比赛费用。

香港击剑运动的辉煌成就是几代人接力奋斗的结果。从冷门到战绩颇丰,再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香港的中小学、国际学校里藏着许多体艺特长友好校。

我们香港拔萃教育也接触过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结合孩子的具体实际情况找到最适配的学校成为难点。如果您孩子有体艺特长,却不知道该怎么规划,想了解学校特长项目是否适合孩子今后的发展,建议需要结合孩子自身能力、学校匹配情况、特长等级、学业情况等做专业分析。

让每个有特长的孩子都值得更好地被看见。不管是走职业路线,还是靠这个获得优先录取权,这背后都离不开父母的经济、资源、热爱的支持,用的好不好有利有弊,每个家长也需要谨慎权衡好,做好长线规划,未来才能走得更加稳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