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世界杯,日本男足以“蓝武士”之名第四次踏上世界杯舞台。尽管赛前被寄予厚望,但小组赛1平2负的战绩让他们的征程戛然而止。这支由扎切罗尼执教的球队,在科特迪瓦、希腊和哥伦比亚的围剿中未能突围,留下诸多争议与反思。 首战科特迪瓦,本田圭佑的凌空抽射为日本队取得梦幻开局,但德罗巴替补登场后,科特迪瓦连扳两球逆转比分。次战希腊,日本队全场占优却未能破门,0-0的平局让出线希望渺茫。末战哥伦比亚,面对轮换阵容的南美劲旅,日本1-4惨败,香川真司的进球成为唯一亮点。 扎切罗尼的4-2-3-1体系被诟病“攻守失衡”,中场核心长谷部诚的防守压力过大,而锋线大迫勇也缺乏支援。更衣室矛盾亦被曝光,老将远藤保仁与教练组的战术分歧影响了球队凝聚力。 尽管成绩不佳,2014年的日本队仍展现了亚洲顶级的技术流风格。本田圭佑、长友佑都等球员在欧洲赛场持续闪耀,为后来者铺路。这届世界杯也促使日本足协改革青训体系,2018年世界杯的崛起埋下伏笔。2014世界杯:日本男足的梦想与挫折
小组赛的悲情时刻
战术与人员的争议
遗产与启示
“我们输给了细节和心态,但亚洲足球与世界差距正在缩小。”——时任日本队长长谷部诚